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民航换季 南航、国航在汉新开多条航线

顺义区 2025-04-05 10:13:56 273赛虹桥云南普洱宁洱镇

为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成都市将加大重型柴油车和运渣车监管执法力度,针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利用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等技术手段开展路检路查、入户检查,严格审核企业及车辆备案资料,严格运渣车GPS监管。

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可机械化清扫率、清洗频次。各级各单位要加强统筹,早谋划、早动手,决不能迟疑不决、被动等待,坚持冬病夏治为全年空气质量改善赢得空间,坚决杜绝平时不作为,监督检查一刀切。

全国民航换季 南航、国航在汉新开多条航线

持续开展无组织治理32家55个点位,严格落实物料转运、物料堆场、生产工艺、厂区环境等环节的无组织排放精准管控要求,焦化、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易产尘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在厂区布设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点。(五)坚决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19.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全面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2020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和登记工作,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市商务部门应引导加油站规范经营。2020年采暖季前,在热源保障前提下,关停整合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供热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

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2020年,持续开展工业炉窑治理107家235台。建立错峰生产企业清单,并与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相衔接,确保采暖期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在淮河流域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对于有效预防跨省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保护水生态环境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年,淮河流域发生的多起突发水污染事件依然让人心有余悸。这是落实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与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两部门流域机构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的具体实践,开启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新篇章。2019年5月至今,淮河流域局针对淮河流域存在的国控断面水质超标问题,累计派出25批调查组近70人(次)开展现场独立调查,涉及流域23个地市,调查监测布点414个,累计完成突出问题交办28个。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淮河流域局)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近日签署《淮河流域跨省河流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以下简称《协作机制》),建立流域层面跨省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下一步,淮河流域局还将制定跨省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预警办法,及时组织流域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预警会商,不断健全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区域水环境治理打破了河湖水系的自然流域属性,流域统筹、区域负责的协同共治是科学的治水治污之策。

全国民航换季 南航、国航在汉新开多条航线

尤其是从日常管理及近年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情况看,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总体上还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上下游责任不明确、技术基础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此次签署的《协作机制》是淮河流域局和淮委建立的第一个合作机制,对于全面推进三水统筹共治具有重要意义。发挥优势,建立机制,形成合力今年1月,《指导意见》发布。一年来,淮河流域局立足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责主业,坚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标准、环评、监测、执法、应急六统一要求,发挥流域情况熟悉、联系地方紧密、推动工作有力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突出水环境问题调查、国控断面设置、生态流量保障监管、水质监测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工作协作,助力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

刚刚组建不到5天的淮河流域局,即代表生态环境部前往高邮市指导督促事故现场处置工作。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有关部署,2019年5月,淮河流域局正式转隶组建。淮河流域局在监管工作中准确发现这一问题,及时与淮委进行沟通,提出实施水资源科学调度、提高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的意见,切实维护河湖生态安全。根据监测对比,2019年交办的24个断面中,2020年一季度有80%以上水质好转,其中14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改善成效明显。

2019年5月29日,江苏省高邮市发生京杭运河原油泄漏事故,对下游多个饮用水水源地造成威胁。流域统筹,区域负责,协同共治建立和落实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关键在于联,变分段防控为全域联防。

全国民航换季 南航、国航在汉新开多条航线

此次签署的《协作机制》是在流域层面落实《指导意见》、开展联防联控的第一步。淮河流域局副局长周结斌表示,突发水污染事件具有处置难度高、环境损害大、社会影响广等特点。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是预防和应对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的有效保障污染整治离不开源头防控,去年,台州市专门发布《2019年台州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确定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260家,并全部与当地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向社会公开,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同时,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为此,充分利用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将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和土壤污染防治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去年,台州市基本完成99.14万亩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完成1104家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企业基础信息采集、风险纠偏、空间信息整合工作。完成治理修复工程的3个,治理修复面积30265平方米。

正在实施治理修复工程的3个。《台州市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案例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学习案例,央视《美丽中国》来台州专题拍摄。

最近,浙江省土壤办发布的《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年度实施情况考核结果的通报》,台州市获2019年度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全省第一。截至2019年底,台州市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已完成土十条任务81.44%,完成先行区建设任务77.78%。

基本完成186个高关注度地块采样检测。截止到目前,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摸索,台州市已经建立起土壤污染监管制度体系,记者从土壤处翻阅到,涉及此方面的条例和办法有近10条,如出台实施《台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台州市重点行业企业关停搬迁转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等。

可以说,已初步摸清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分布及土壤污染风险。这14个市民关注的污染地块中,落实暂不开发利用风险管控措施的8个。筹谋做好先行区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按照计划,2020年,台州市将认真抓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收官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土十条和先行区各项目标任务。截止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完成66个建设用地疑似污染地块场地调查,确定污染地块14个。

重点是完成全市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定,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分类管控,完成农用地土壤超标点位对账销号任务,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以上。成绩净土保卫战,完成土十条任务81.44%说到台州的土壤整治成效,不得不提去年的净土保卫战。

据何富生介绍,在这场保卫战中,台州始终坚持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许多方面先行先试,防控治管四位一体,全面推进先行区建设。同时,去年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没有发生因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违法违规的再生利用活动污染严重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没有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超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没有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为此,去年,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交流及现场推进会在台州进行,又一个台州样板享誉全国。5月13日,记者就台州市的土壤整治工作向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与固体废物化学品处(以下简称土壤处)处长何富生进行专题采访。

经验调查管理并举,防控监管到位何富生告诉记者,土壤整治之所以形成台州样板,主要因为基本功扎实,即调查和管理并举正在实施治理修复工程的3个。截止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完成66个建设用地疑似污染地块场地调查,确定污染地块14个。《台州市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案例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学习案例,央视《美丽中国》来台州专题拍摄。

基本完成186个高关注度地块采样检测。这14个市民关注的污染地块中,落实暂不开发利用风险管控措施的8个。

可以说,已初步摸清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分布及土壤污染风险。去年,台州市基本完成99.14万亩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完成1104家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企业基础信息采集、风险纠偏、空间信息整合工作。

成绩净土保卫战,完成土十条任务81.44%说到台州的土壤整治成效,不得不提去年的净土保卫战。筹谋做好先行区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按照计划,2020年,台州市将认真抓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收官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土十条和先行区各项目标任务。

穷乡僻壤网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穷乡僻壤网   sitemap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24@qq.com